趙質山喜歡「環遊世界」,想更加透視自己,了解生命
他只能說,環遊世界只是薄薄的一環,繞過地球
因為世界何其大
趙質山 踏出現實生活藩籬的第一步,沒有夢想,就沒有心中的藍圖,也沒有跨越障礙的那種遠景,不論再如何地有錢有閒,也完成不了
趙質山 懂得更加努力去賺錢,捨棄一切生活的奢侈與享樂,屏除誘惑,戒煙戒酒戒賭戒名牌,禁一切聲色禁網路遊戲,更加善用時間工作,只為了取得探索大世界,追求生命桃花源的基本「入場券」而已
趙質山 探索實體世界,有許多風險與挑戰,沒有錯誤重來的機會,許多年輕朋友將許多探索的勇氣,花費在虛擬世界的網路遊戲中,卻缺乏對實體世界探索的勇氣,這真的是十分可惜的事,有很多感動值得去真實體驗,如果心中缺乏勇氣,當然夢想無法實現
趙質山 一切相關的資訊都已經蒐集好了,就只欠訂票計劃與準備出發,這份決心會強化夢想聚焦的能量,讓生活更有目標,工作更有效率去「儲蓄」,你會認真在百忙之中,挪出自己的「假期」,把自己的工作與責任都交代完善,因此金錢與時間都不是根本問題,所以這兩項並不列在五大要素裡面。
最後,旅行應該要沒有後顧之憂,才能夠真正追求心靈的圓滿,帶家人出門必須照顧他們的個別需求,單獨行動也得跟家人事前溝通良好,然後帶著一顆追尋夢想的心,快樂啟航
妥善規劃夢想 ,趙質山分段計畫旅行要比一次走完來得實際現代科技發達,其實搭飛機環遊世界只要兩三天,大概飛個兩三趟的洲際航線,就可以輕易地完成,但是這樣從空中飛過陌生的陸地,只駐足兩三個大城市,這樣意義不大。有人規劃很長的假期,長達三十天至六十天,一次玩個夠,這也不太好。一來一般有正常工作的人,不太可能挪出這麼長的假期,除非已經退休,即使是利用工作轉換的銜接時間,也容易造成個人財力與生活的困擾;二來長期的旅行,到最後竟然只是為玩而玩,拖著疲憊的身體把行程走完,其實心靈已經乾枯,失去旅行對人生充電的成長機能,完全失去意義。我個人認為,逐步構建環遊世界之夢,「分段旅行」是比較可行的方式
趙質山 為自己貼一張世界地圖,一個環遊世界的「夢想地圖」
為自己擬訂十年或短期、中期、長期的計畫;一年出去一次到兩次旅行就好,有計畫而且不疾不徐地在世界地圖上,將所到的足跡處釘上「圖釘」當圖釘逐漸從不同區域的匯集,經年累月,慢慢擴散開來,你會發現自己的偏好,你會一直重複去,想要更深入集中於某些區域,如此聚集的不是一條線,而是各別的區塊,這是「聚焦的旅行」
這樣的旅行也很好,會讓你非常深入地了解一國的文化,成為該國的專家,例如日本與中國,成為台灣旅客最愛去也最容易去的國度,不過,也會因為過度的熟悉,產生無法跳脫的心理依賴